Saturday, October 31, 2009

爛到冇朋友的"陰點鬼情人"

每年到10月底,因為萬聖節的關係無論電視或戲院,都一定會有數部恐怖片播映。我不清楚萬聖節是否和鬼怪有關,但這好像已經成為了慣例或是一種儀式。今晚我亦"應節"的去了看"陰點鬼情人 (Jennifer's Body)"。

去之前有考慮到底看"陰"好,還是去看"Saw 6"。選擇了前者,因為感覺它好像相對來說沒有這樣恐怖和驚嚇,我一個人看的話倒是沒有所謂的。當然,"陰"有荷里活新進性感女星Megan Fox主演,自然也是比較吸引。

我本來以為這是一部僵屍電影,因為trailer看到MF張開一副利齒在作出攻擊,實情卻不是如此。這是一部以校園為背景,以兩女子友情為主的神怪電影。故事發生在一個偏遠小鎮。Jennifer(Megan Fox)和Needy是一對好朋友,但性格完全不同。J性感惹火,N就是一名書呆子。一次事故令J魔鬼上身,要定時殺人喝人血才能保持魔力。命案連續發生,從此令小鎮人人自危。最後J看上N的男友,N為了保護他而與J作出生死鬥。

若荷里活電影有分ABCDE級別,Jennifer's Body一定是屬於E級製作。電影製作簡陋,內容單薄。沒有甚麼大場面和特技。就是有特技的部份,亦十分簡單。J成魔的過程,只是草草幾句對白了事。雖然對這類電影不能要求太高,但"陰"實在不濟。J在電影中大開殺界,但一點都不覺驚嚇和血腥,並不能滿足愛此道者。而若你看這電影是為了Megan Fox的性感演出,亦會感到失望。MF自"Transformer"後聲名大噪,自然惜身如玉。

電影也不是全無可取的地方。有一幕二女火辣辣的親熱戲,便令電影院氣溫立刻提升。另外兩位女主角表現亦不錯。Megan Fox演來很有紋路,入形入格。另一位女角Amanda Seyfried,演一位帶點神經質的女孩,表現亦是很稱職。

我對"陰點鬼情人"感覺很失望。希望"Saw 6"和"飢渴誘罪"會好一些就好。

Friday, October 30, 2009

2009博客研究 (State of Blogsphere)

網站Technorati日前公報了最新一份(2009年度)博客活動的研究報告(State of Blogosphere報告)。這個研究自2004年起便每年進行一次,以英文作調查語言,對不同地區(美國,歐洲,亞洲等)的博客作出直接查問,從中為博客的增長和趨勢作出分析。若你對這方面的資料有興趣,可以到他們的網站觀看詳細內容。部份研究內容如下。

調查中博客的一些特性:

2/3是男性

60%年齡介乎18-44

大部份人生活富裕和受較良好的教育

超過一本已婚

超過一半已為人父母

超過一本是全職人士

每個搏客平均有三個或以上的網誌

平均”Blog”齡達2年或以上


報告顯示超過5成人相信未來5年內更多人會通過網誌來獲得娛樂和資訊。有差不多7成人認為網誌已經被人們認真的接受對待成為日常消息的來源。傳統傳媒的地位明顯地進一步受到威脅(雖然這不是新鮮事)。


關於寫網誌的原因,網民最主要是想去表達個人看法,分享經驗和認識志同道合的人。至於如何決定網誌是否成功,超過7成人認為個人滿足感最為重要。然後是瀏覽人數,回應的數量和連結的數量。就網誌風格一項,7成半人認為自己很真誠(sincere)。另有6成人左右認為自己屬於交談性質的(conversational)和5成人認為自己是專家。


調查又顯示15%的博客每周用上超過10小時在寫網誌中。而博客使用微網誌的比例,和一般人比較又佔多。6成半人認為使用微博客不會減少使用傳統網誌的時間。


就我來說,上述多個調查的結果和自己也是相像的,顯示這個調查有一定的可信性。關於寫網誌的原因,我主要目的是去發表對某些事和人的看法和說說生活小節。不過,有時候目的會變得模糊了。


早前有阿貓阿狗之流風花雪月,說我寫文是為了出現在MSB排名榜前列的位置。這類白痴言論自是無聊。唯對方每天不停更新自己文章,藉此”不尋常”手法停留在最新發表文章首頁。自己渴望追求人流,卻反過來指責別人愛好排名。人格分裂,我不知應該用可憐還是可恥去形容對方才對。

沒有無緣無故的不信

昨天(10月29日)練乙錚先生在他信報的專欄中,借了毛主席的一句名言,加以改變,用來形容曾蔭權現在的困境。

練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信,也沒有自然而然的不信。曾蔭權的民望經歷由高到低,現在甚至比董建華還要差。當中出了甚麼問題?練在文中說,當初曾蔭權民望高企,他和其他官員有威信,是因為得到前朝政府的背書。市民對他具體的經驗不多,就是在亞洲金融風暴「打大鱷」一役中”大顯身手”,其實也不清楚到底是他,還是任總功勞多一點。直到曾真正成為行政長官後,大家才可以確切的看到他的能力。

曾執政這幾年間,練用上乏善可陳,甚或有所倒退來形容政府的表現。他說曾在經濟上不能夠帶香港走出新方向,在政改一事上拖拖遢遢出爾反爾,十二年來從未在任何事情上突顯過捍衞香港人基本政治價值之心。港人自然對他漸漸形成比較負面看法,這完全是怪不得人。出現醜聞招來大眾市民不信任,不是歸究傳媒抹黑,用上一連串四字成語反擊就可以把問題解決。

其實,不少較中立的傳媒已經指出政府和傳媒對抗無助解決問題。更可況我認為至今他所涉及的兩件事件當中的確是有疑團,並非傳媒無風起浪,無中生有,而是有合理懷疑之處。

至於有人就近日事件提出應該收緊本城傳媒言論自由,我認為這是愚不可及的做法。在一些民主自由的地方,對領導人的評擊只有更厲害,我卻是從來沒聽過領導者因為被人批評便要作出收緊言論的決定。傳媒是擔當起社會的第四權力,監察政府的一言一行。只有在極權國家,政府才會控制言論,以圖做成社會只有讚美的聲音。練在另一文中提到:煽情耙糞新聞不一定事必準確,很多時甚至錯得離譜,但整體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和民眾心理,卻是統治者不能忽略;此等文字縱有萬般不是而開明理性者難以認同,但其存在價值卻不容否定。這實在值得大家思考。提出收緊新聞自由的人,我想一是怒火掩蓋了理智,一是本身就是極權政府的打手或信徒,借機會去打擊香港賴以成功的基本元素。

Thursday, October 29, 2009

李小薇訪問周秀娜

港台電視節目”薇微語”,雖然推出不久(已播放的只有五集),但已經吸引了我很大的興趣。

吸引我觀看這個節目的主要原因,是主持人李小薇小姐那親和,坦誠,及真性情的訪問風格,以及大方得體的外形。對她一早認識,因為李曾經主持過港台其他節目,但印象不及這一次深刻。還有今年六四,她被親共人士”老屈”成反共,嚇得港台主事人慌忙出來澄清。


節目每集請來的嘉賓十分有份量。首集先請來了對中共批評不留情面的倪匡以壯聲勢,又有一直為基層努力不懈的何喜華。最新的一集,請來了這城新一代性感嬌娃,引來不少爭論,以及無數電車男每個晚上的性幻想對象周秀娜。


對於周秀娜,我對她(又或其實是她的上位方法)並沒有好感。我寫過一文說覺得她很cheap,只以心口的兩團肉作賣點,並以作為男人性幻想自豪是很不堪。早前我去看了一部周有份演出港產片”死神傻了”。她的演技生硬,人樣貌平凡(有人甚至說她似印傭),又沒有其他過人技能。她能夠突圍而出,我認為絕對和運氣有很大關係。


看完了這次訪問,我對周的印象基本上沒有變,但也得說她的對答是很有紋路。人是成熟的,知道自己在做些甚麼。訪問中雖然她沒有言明,但其實就是為了錢,不介意走這條以身體為賣點的捷徑。節目中她否認自己敗壞社會風氣。當然周不是第一人這樣去做,但是她愈”成功”,愈是會傳達”走捷徑”可以至富和沒問題的這個觀念。


訪問中,她是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開頭主持人問她家人對她走現在的路線是否支持,她先說父母應該是開心和支持的。後來卻很”感性”和淚水汪汪的說自己從來,亦不敢去問,因為怕之後自己不能堅持走下去,感覺做作。周又批評香港人對內地人的評語不公平,因為那只是很片面的。但轉過頭她卻說香港人偽善和不真心。


周秀娜應該是一個很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她曉得利用自己的天賦來賺取金錢,並去得很盡。當然她是沒有做作姦犯科的事,但那種方法我卻並不認同。

Sunday, October 25, 2009

女神回歸Whitney Houston- I Look to You


Whitney Houston曾經是自己很喜歡的歌手。她在80年代中期出道,推出的第一張唱片已經很受樂迷歡迎,全球大賣。多首歌曲到今天仍然是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Whitney的形象正面,樣子漂亮,歌藝出色,我想這都是她成功的元素。後來Whitney跟影帝級人馬Kevin Constner攝了電影”Bodyguard”,同樣的大受歡迎。不過,後來她被懷疑惹上吸食毒品的習慣,加上和丈夫的婚姻出現問題,令她在樂壇消失了一段日子。

Whitney在2009年推出了新唱片”I Look to You”,這距離她對上一張個人專輯”Just Whitney“已經是7年的事。專輯找來了不少出色的音樂人相助,包括Alicia Keys,Akon,David Foster,R. Kelly等等。唱片一堆出就打上了美國暢銷大碟榜第一位,看來樂迷對她仍未遺忘。

聽畢內裡11首歌曲,自己第一個印象是幾乎認不出Whitney的歌聲。她的聲音以前是很有力量和令人一聽難忘的。但新唱片中她的歌聲變得老了和沙啞。雖然還保持唱功,但那種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完全消失。有人說,這是因為毒品把她以前那把美妙的歌聲所擁有的magic切底破壞了。

雖然有如此的轉變,但並不表示當中的歌曲不濟。

唱片第一曲和首張single“Million Dollar Bill”是由Alicia Keys創作。歌曲旋律輕快,活潑和很富流行曲味道,一聽便會令人留下印象,並會跟著節奏來打拍子。“Nothin’ But Love”和 “For the Lovers”都是uptempo和有強勁節拍的歌曲,均屬不錯的舞池作品。

“Call You tonight”是中快版的作品。有很catchy的旋律,加上簡單清脆的結他彈奏作配搭,叫人留下印象。”Like I Never Left”是和Akon合唱。歌曲有輕鬆舒服的旋律,讓人放鬆和很快投入那動人的氣氛中。”Worth It”是一首充滿浪漫感覺的RnB作品,Whitney演唱這曲時候也感覺特別甜美動人。

經歷過人生的低潮,唱片也有數首歌曲是和Whitney的人生有關。“I Look to You”是大碟的主題曲。一首旋律很美麗的作品,氣氛十分動人。內容說歌者當絕望無助之際,想起某人(或神),便能夠重新振作起來。”I Don’t Know My Own Strength”又是一首感人的作品。歌詞所說的是歌者如何在歷盡人生的低谷和黑暗時期,重新收拾心情,在痛苦中仍保持信念,重新提步再去上路。”Salute”是一首Ballad作品。由R Kelly創作,當中加入如軍隊步操的效果。Whitney表現紮實和投入,內容說離開情人,自己會像軍人般表現堅強,並好好的過活下去。

“I Look to You”雖然不是Whitney最佳狀態的專輯,但當中歌曲水準絕對不差。作為一張回歸樂壇的唱片,成績是合格有餘。希望Whitney在處理好私務後,能夠專心一意的為樂迷帶來更多好聽的歌曲。

Sunday, October 18, 2009

繼續開心精彩的Mika- The Boy Who Knew Too Much



世界上有無數的歌手在唱歌和推出唱片。但如何可以突圍而出,能夠贏取不同地方的樂迷歡心,除了靠天時地利和本身的實力外,也要看個人魅力。擁有賴巴嫩血統,現居於英國的唱作人Mika,應該就擁有這一份魅力。

Mika在2007年初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Life in Cartoon Motion”,立刻讓各地樂迷著迷。全球銷量接近6百萬張之數,可算十分厲害。在英,美兩地的音樂頒獎禮中他都獲得到提名,成績得到肯定。2009年,Mika伙同”Life”的監製Greg Wells,推出第二張專輯”The Boy Who Knew Too Much”。

據Mika接受傳媒訪問時說,新唱片的歌曲是關於他青春期發生的事。音樂風格繼續依照首張專輯的成功路線走下去。大家仍然會聽到Mika以具童真歡愉的歌聲,唱出多首令人雀躍起舞的歌曲。
專輯頭兩tracks”(We Are Golden)和(Blame It On The Girls)便是這類形的作品。它們都有很具流行的元素,一聽便讓人留下印象及手舞足蹈的旋律,開心快樂的氣氛,Mika的招牌假音,以及恰到好處的和唱。前者訴說歌者作為年輕人對生命的積極和充滿希望的態度,後者是關於生活的看法。Mika開始時的獨白,一句:"Dude, your perspective on life sucks”,有形又有格。

之後的(Dr John),(Touches You),和(One Foot Boy)同是類似的作品,均是十分悅耳和充滿精力的歌曲,不會教喜歡Mikka的樂迷失望。

新專輯除了有以上Mika的招牌歌曲外,也有一些不同風格的歌曲,水準也是很不錯。

(Rain)是一首電子氣氛濃厚的舞曲,帶有80s年代的感覺,又不失時尚味道。這曲收斂了很hyper的氣氛,Mika在這曲的演繹也稍為平伏和感覺成熟。我喜歡當中的歌詞提及做人不一定要跟風,去成為普通人的一份子。(Blue Eyes)是一首很清新和帶點加勒比海風情感覺的歌曲。給我有一種溫暖和懶洋洋的感覺,十分的舒服。(Toy Boy)是像兒童話劇的一曲,感覺甜美。內容說的是一個公仔玩具的悲慘故事,不過有說其實是關於Mika本人性取向的事情。到底如何,大家可以細細咀嚼歌詞自我領會。

慢歌方面,(I See You)是一首十分抒情的歌曲。它主要以鍵琴伴奏。Mika歌聲動人,感情投入,加上龐大和華麗的音樂編排,十分悅耳。在(By The Time)中,有一把如仙女的和音一直在旁伴唱。Mika的歌聲輕盈溫柔,製造了一個有如夢似詩的境界,感覺溫馨動人。(Pick Up Off The Floor)叫人驚喜。這是一首爵士樂風格的歌曲,Mika用他那特別的假音演繹亦十分稱職,唱出當中味道而感情又很富感染力。

我認為“The Boy Who Knew Too Much”是一張保持水準的作品。它雖然少了第一次接觸Mika時候的驚喜,但仍然為樂迷製作了一張很精彩和高水準的唱片。

喜歡歌曲:

Toy Boy
Blame It On The Gril
We Are Golden
I See You
Pick Up Off The Floor
Blue Eyes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