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以很有氣勢的題目作為頭版的標題大字:鄭汝樺突襲地產商。我還盤算是甚麼”猛料”,以為政府官員終於向地產商開刀,改變多年來給市民感覺對他們無能為力或官商勾結的態度。卻原來鄭局長在巡查過幾個新樓盤的示範單位後,向地產商發出了3個沒有法律效力的”指引”,被報章稱為”鄭三招”。
鄭局長向地產發展商在日後銷售樓花時提出三個要求。一,發展商要提高示範單位像真度。二,減少樓盤廣告失實。三,公佈涉及發展商高層交易的單位資料。同時局長又認為市民有權在示範單位內作量度和拍照。我認為一切都十分合理。其實政府一早就應該這樣做。市民日常買幾十元的東西也有嚴格的監管,幾百萬的樓房卻一直如”無掩雞籠”,實在是不可思異。就是這一次,局長也只是提出指引而已,並不是立法改善狀況。
不過,地產發展商的反應還是不高興和不配合的。代表所有大發展商的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副主席梁志堅表示,對政府要求的措施感覺有困難。他指政府當然可以作出這樣的決定。政府可以忽視地產商,但以往大家都是經商討取得共識後才公開發表決定。第二天有電視台派出記者嘗試到一些示範單作量度和拍照,均被對方的職員制止。記者說局長認為這是合理的,職員叫記者去問局長好了。(scmp 041310- rules for fairer flat sales set out)
我覺得十分好笑,地產商大刺刺地打了局長一巴掌。明顯地地產商們對政府的要求根本就不放在眼內,不賣政府的賬。局長可以要求這要求那,但他們就當局長在唱歌。我們的特區政府和地產商的關係就像一個家長和被寵壞了的孩子。孩子是超級頑皮百厭,但家長就是束手無策。只懂發出軟弱無力的訓話,連輕輕打一下對方也不敢。
不過,政府不是對所有的市民也是如此放軟手腳的。對一些因為社會上不公平的事情而向政府提出不滿聲音的人,曾蔭權政府會用上嚴厲的打壓行動,把不滿意者或抹黑,或又拉又鎖。為什麼對待兩者的手法會是如此不同?我猜不透原因。有人指出香港其實是陷入地產商統治的邊緣,我覺得這個說法是不無道理。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地產商.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地產商.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April 15, 2010
這是甚麼世界?
<p>今天早上從報紙看到這樣的新聞:
樓盤廣告誇張失實,避風塘繪畫成蓬萊仙境,牛池灣說成飛鵝山,誤導買家。消費者委員會過去三年收到 20宗針對樓盤廣告的投訴,總幹事劉燕卿指,發展商將新盤包裝成豪宅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賣幾百萬咁貴,自然用多啲『創意』吸引人。」
......
有市民梁先生被廣告吸引,買入信和置業的火炭區新盤御龍山 17樓一個單位,入伙後發現跟現實有很大出入。原來信和在售樓書廣告插畫中,將御龍山附近整個工廠區、馬會宿舍與沙田污水處理廠全部抹掉,改畫為綠樹林蔭。梁先生入伙後才知居住環境很嘈吵,跟廣告描繪的恬靜環境完全不符,忍無可忍下,早前將單位放售,舉家搬走。
晚上看電視新聞。有電器店售貨員誇大抽氣扇轉數,被政府拘捕,並判監十星期。
兩件事中賣方都是誇大失實。但涉及小數目金額的小店員要拉,售賣幾百萬單位的大地產商就乜事都無。我是為那位店員感覺很不值,同時覺得社會變得很荒謬。之前見到有網主認為社會不和諧主因是"來自泛民政黨, 工會及傳播媒體的煽動, 其次是政府過份退讓, 造成一個社會的錯覺, 以為只要使用激進的手段就可以達到目的。 " 我看這個人只是把頭埋在沙堆中,完全看不到社會上發生的事。又或是良心已經被野獸吃掉。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