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31, 2007

地鐵/九鐵公司應設女性專用車廂?

有休班警員被發現在地鐵車廂內用下體壓向女乘客,經審訊後被裁定非禮罪成,需入獄28日。裁判官判刑時指地鐵非禮案有上升趨勢,建議地鐵或九鐵公司應設女性專用車廂,以減低罪案。 

我不清楚到底每年有多少非禮案是在地鐵/ 九鐵上發生,但相信數目應該不少。有網友也曾提出過這樣的遭遇,相信設立女性專用車廂是絕對政治正確的做法。幹出這樣事的男人也把我們的面丟清,令人以為男人多是好色、愛搏懵和沒自制能力的動物,要將我們與女生們隔離,好避免罪案發生。

當然我不是反對設立這樣的車廂,它能保護女性之餘也能令男生避免無妄之災。有男性聽眾打上電台說,試過因為誤會被女生打了一把掌但百詞莫辯。而在交通繁忙,車廂非常擠迫的時間男生們也得提心吊膽,處處步步為營免得被人誤為搏懵。有這樣的車廂應可避免問題出現。

不過,我是覺得這樣做是有點斬腳指避沙蟲的感覺,若目的為打擊非禮是治標不能治本。我想在推行這樣的措施後,沒使用專用車廂的女仕會否更易成為受害目標? 其它交通工具要否跟隨同樣的決定?電車車廂也很窄小,擠迫的時候也有機會出現問題。我不相信把男女分開便是理想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令我想起以前在報上看過內地有學校為了避免學生亂搞關係,男女生要相隔一定距離步行,我覺得是同樣的荒謬。

其實,要是政府認為非禮案有上升趨勢,可否加重刑罰?這樣做會否更收效用? 另外,加強年青一輩的性教育,和提醒女士們遇事時要鎮定和大聲求助,我相信也能得到不錯的結果。

Monday, May 28, 2007

Natasha Bedingfield- NB



Natasha Bedingfield是位創作流行女歌手,生於紐西蘭但在英國長大。她生長在一個充滿音樂環境的家庭,而其兄Daniel Bedingfield也是一位流行歌手。

雖然NB唱的是流行曲,但她不是那種以糖衣包裝和音樂去吸引人的歌手。她的聲音很有勁度、帶少少沙啞而充滿獨特個性,而創作的音樂是有著動聽節奏但又不太落俗的作品。

2005年推出的首張專輯「Unwritten」大受英、美兩地樂迷喜愛。來到2007年五月Natasha推出了第二張全新作品「NB」。

打開新專輯內的小冊子,開宗明義說明這是一張關於”Relationship”的專輯,碟內歌曲內容大都是圍繞著情愛出發。

開首的「How Do You Do」,充滿強勁和流行悅耳的節奏,內容說女生主動去追求喜愛的人。

接著的「I Wanna Have Your Babies」有著輕鬆節拍,從歌曲名字已清楚說明它說的一切。

「SoulMate」以簡單結他和鋼琴聲作伴奏,歌者以充滿感情的聲音去演繹渴望愛的情境,聽後令人感動,是非常不錯的一首慢版情歌

「Who Knows」說女生要把情感暫時冷靜,不想太急進,停一停想清楚對方是否自己真心所愛。

「Priate Bones」不再說情,內容說NB成名後的心境狀況。

中慢版的「Backyard」講一對戀人感情由濃變淡和失去當初歡樂的情境,很悽慘的一曲。

「Tricky Angel」帶R&B節奏, 說的是對某男生一見鐘情。

「When You Know You Know」很典形的一首騷靈歌曲,旋律和歌聲都很甜美。

「Not Givin’ Up」說與情人爭吵但仍深愛對方,想盡力把愛去挽回,直到最後一刻而絕不放棄。

「Still Hill」屬很大路旋律的一首情歌,說有位情人一直在旁支持自己,令人感覺幸福。

我覺得NB一碟內的歌曲都是很好聽的,這是計Nelly Furtado、Christina Aguilera外不錯的選擇。

Thursday, May 17, 2007

為何要再去揭這傷疤?

原本以為己结疤的傷口,今天又再重新滴血。

民建聯主席馬力昨日與傳媒茶敘時提到六四,他說:「不應該說共產黨屠殺、屠城,當年大家都矇查查。但如果是屠城,柴玲怎能在六四凌晨平安離開?她是有心挑起暴動的,如果屠城呢條友第一個便被殺了!侯德健、封從德等人怎能慢慢離開?如果是屠城,4000名學生全都死光了!」馬又說:  ……一攤肉餅就說是(學生)被坦克車輾過,那不如找一隻豬,用坦克車輾過,看看是否會變成肉餅?」

今天电台節目聽眾的反應大都對馬力這番話感到很憤怒,而六四屠城一幕一幕的畫面又再重現在我腦海。聽著收音機的節目,我是難過得有点想哭。這件事自己原本以 為不再受它影響,但原來還是未把它放下。到今天我仍不明白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怎可以向軍隊下命領屠殺沒有殺傷力的平民。我亦不明白馬力為甚麽要說那樣的一番 話。我認為這是非常輕佻、冷血和凉薄的說話。這是對死去的人不尊重、對死者的家人身上又再踩上一腳增加他們的傷痛,和睜大眼說謊妄想去改變事實。

人為甚麼可以這樣作惡?而作惡後還有人可不要臉地去討好權貴,為作惡者掩飾?到底是否中國繁榮了,人民生活好了,就可當一切沒有發生?是甚麼原因人會把自己良心也埋沒了?

有女聽眾一邊哭著罵馬力,一邊說自己不生育是不想子女在一個是非不分的社會長大,我也是有同感。我是為香港越來越多這些只顧利益而不分對錯的人感到很心痛和難過。

延伸閱讀:
六四又近/ Gary
《空想科學》之坦克馬肉餅/ Todd

Monday, May 14, 2007

Tracey Thorn- Out of the wood



Tracey Thorn是一位來自英國的唱作人。我想我和很多人一樣,認識Tracey Thorn始於二十年前樂隊Everything But The Girl的一曲「I Don’t Want To Talk About It」。樂隊組成於80年代初,那時候Tracey和另一組員Ben Watt以唱一些混合著清新+民歌+爵士元索的歌曲為主。及後在90年代中期,他們一曲「Missing」被DC Todd Terry混音後在國際大受歡迎,亦改變了他們以後的音樂方向,走向電子化的領域。

若你聽過Tracey的歌聲,相信都會認同她有一把高雅、優美、知性和溫暖的聲音,叫人一聽難忘。無論在清新的acoustic樂曲又或是令人跳躍的電子舞曲中也同樣迷人。

「Out of the wood」是TT的最新專輯,但原來她對上一張唱片已是8年前的事,並是以EBTG的身份推出。在這段「失蹤」的時間裏她生了三個女孩,唱片是TT久休復出之作。

新專輯內的歌曲混合了美妙的跳舞樂曲和調子美麗的ballad作品。

開首的「Here it comes again」 是一首很平靜優雅和旋律美麗的歌曲,在弦樂的背景下有點安眠曲的感覺。

「A- Z」是一首電子樂曲,downtempo的節奏加上Tracey溫婉的歌聲,十分不俗。

接著兩曲都是跳舞節奏的作品。「It’s All True」是充滿了很80年代Euro beat節奏的一首電子舞曲,但現在聽來感覺也並不過時。「Get Around To It」一首結合了disco/ funky/ jazzy元索的歌曲,有點Swing Out Sister歌曲的影子,聽著令人有很輕鬆和relax的感覺。

「Hands Up To The Ceiling」回歸平靜簡單, 歌曲像早期EBTG很acoustic的作品。

「Falling Off A Log」混合了弦樂和電子音樂,mid tempo節奏,帶點憂傷moody的氣氛。

「Grand Canyon」是首很重節奏的跳舞歌曲,一下一下的bass把人壓得透不過氣來。

「By Piccadilly Station I Sat Down and Wept」是一首很美但簡短的慢版ballad歌曲。

結尾的「Raise The Roof」,我一聽那電子節奏像極Queen的”Radio Ga Ga”,而Tracey的唱腔在這曲中竟然在些像Annie Lennox。十分不錯的中版作品。

這專輯內快歌與慢歌都有不錯的水準,若你喜愛電子舞曲和動聽情歌這CD不會令你失望。

Saturday, May 12, 2007

我看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在城中過去一星期鬧得熱哄哄,不少Sina網友也各自表述意見。有網友更每日一文,像鞭屍的把編寫該報的同學兇兇的罵。有的又暗罵同學是畜牲。事件開始的時候,我也不很認同這些同學的做法。事情發展到今天,這些同學最後有可能會被中大逐出大學,甚至惹上官非,我又漸有點同情他們。

我是從良好意願出發,相信這些同學是真心地想認真去討論問題,希望能去除大學校園『去性化』的傳統觀念,讓學生更加公開地討論性,而不是像某網民所說「借研究為名,公器私用,以納稅人和學生會費放浪地發布滿足私慾但求自己happy的材料。」 同學們應明白出情色版會是有點玩火的行為,應是有思考過才行動而不是一時貪玩或為出風頭。而學生報是免費派發的,不會像商業報紙為增加收益而設風月版。那 樣我認為這件事上出現的問題,是他們的表達方式流於太表面化,沒有對問題作出深入的探討。但這樣只能表示他們技考是幼嫩,討論問題不夠成熟。這樣的 「罪」,是否就應該至死(被趕出大學)?

中大校方經調查事件後決定禁止學生繼續刊出及分發情色版,並向出版委員發出警告信,表明將予懲處,我認為校方的反應是不對的。校方決定事件上我覺得是太專權 和不夠公開。學生報編委好像是由大學學生推選出來。不知當中有否機制給同學們把認為不稱職的人拉下馬,有的話會否較校方出面懲罰更好?中大懲處同學的理由是因為校譽有損。但情色版已出了五個月,為何校譽現在才有損?是否因為社會上多人批抨了便有損?若是日後社會觀點改變,反而讚許同學的行為,那今天受罰的同學是否錯判了?學校是否應重於校譽多於教育?若校譽是緊要,我記得數年前有彭姓前中大校友向一些進行抗議的同學以黑社會口吻說出會用盡一切方法永不錄用那些學生,中大為甚麼又不作出譴責?若學校把犯錯的學生一腳踢出門外,又是否正確的教育方法?我心中是有無數問號。

Wednesday, May 9, 2007

報仇

有市民在酒樓勸告鄰桌食客不要吸煙,對方不予理食。該市民打电話向政府機關作出投訴,但沒人接聽。那吸煙的食客埋單後心中感到不憤,相约另外數名大漢拆返酒樓,向那作出投訴的市民和朋友痛打一頓,直至頭破血流,才滿意收手離去。

你以為事件發生在內地又或是电影情節嗎? 錯了! 這是發生在港島北角渣華道一酒樓內。 

據說涉嫌打人者操流利普通話。北角是不少內地人來港後聚居的地方。我覺得香港市民一向都是很自律和守法的。打人者到底是內地遊客,還是本地人,相信警察可按食客的信用卡資料查過水落石出。若是內地人所為,香港政府會否為了和諧而息事寧人,還是依法辦事?

打人者因為何事打人?是他覺得受到了屈辱得不到公平對待,所以揮以老拳?還是慣了持惡橫行,行為一向如此暴戾?若他是有槍的,會否拿槍出來指嚇投訴者?酒樓又為甚麽沒有人阻止行兇者?為甚麼沒有其它食客出手相助? 我心中不禁發出這些疑問。

無論是何原因,我認為香港人是不會容忍這樣的暴行。這是有計算過的報仇行為,香港警察應該全力捉拿凶徒。我又希望以後市民若再遇見不妥的事,都能勇敢地發出聲音,不會受到這件事所影響。

Tuesday, May 8, 2007

戈爾不環保?

正當由前美國副總統戈爾(Al Gore) 所編寫有關全球暖化危機的一書「An Inconvenient Truth」在各地大賣,而從該書所拍攝的同名電影剛拿了最新一屆Oscar的最佳紀錄片獎之時,有團體向戈爾算悵,指他應同時被獲發最佳偽君子一獎項。

該團體叫「The Tennessee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從它的網站資料所說,它是一個非政府、獨立、非謀利的從事教育和研究的組織。該組織早前在網站內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戈爾在NashvilleBelle Meade區內的大屋,每月所耗用的電量超出美國平均家居一整年所使用的數目。該組織又指出自「An Inconvenient Truth」一書推出後,該大屋用電量有增無減。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一個提倡環保教育的人其本身是否一定要節省能源?我在想,遲些會否又有人挑戰戈爾坐飛機四出演說也是不環保的行為?推行環保教、育的人是否就要捨棄都市人現代化的生活而用另類方式過活才行,就像香港「環保之父」周兆祥般綠色消費、單車代步、有機耕種?其實我是很佩服周的,因為平時從各種不同媒體見到周,他真是身體力行地推動環保。這樣做教人更對他信服,而推行環保時應更能事半功倍。

至於戈爾,他在享受publicity之餘,是否也應該調節他的生活方式?

Saturday, May 5, 2007

「職業」父母

11歲據說是數學天才的小五學生,疑因近日成績退步,及經常欠交功課, 被母親苛責一番後,又命他寫「悔過書」改過。小孩有感受辱,在家中寫下「悔過書」 後,從40樓天台跳下自殺當場慘死。


為人父母,照理是會很疼愛自己的子女,渴望對方成材,保護和照料對方,而應沒有想過去把子女迫死。但如何去好好教導子女成材,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責罰和獎勵稱讚之中取得平衡,如何同時照顧子女心理狀況,我看是一門大學問。


照我看作為父母是一件較很多專業工作更為專業的「職業」。這是需要大量學問、愛心、耐性,才能把這份工做好。專業如律師、醫生、會計師、工程帥,甚至地產代理等都需要入職者考牌才能獲得執業資格。我忽發奇想,為人父母應否也需要通過一些考試才可「執業」?另外,考得父母資格後,又要不要每隔數年也要把知識更新,以保持不與時代脫節?

Wednesday, May 2, 2007

澳門警方向示威人士開槍

澳門有團體在五一勞動節辦遊行,爭取較公平的勞工待遇和其它訴求。遊行人士在遊行路線上和警方有爭拗,雙方爭持不果下發生衝突,警方向天開槍阻嚇示威者繼續前進。最新消息是有市民可能被流彈打中送往醫院治理。

我是絕對不能接受任何地方的當權者向手無寸鐵、為爭取合理權益的人民施以暴力。澳門警方為甚麼要開槍?是誰下命令開槍?他們是否感到自身安全有危險和威脅?警方辦稱因為有人倒地,避免人踏人才開槍。從電視畫面中所見,我看不到那是有人倒地之前或之後才有槍聲。但若真如警方所說,以我愚昧的見識放槍不是只會令更多人驚慌而做成更大的混亂嗎?基本上,我只見到持槍的警員殺氣騰騰,好不威風。

我認為任何政府都應用心去聆聽人民的訴求,而不是用高壓手段去把這些訴求壓下來。政府是有責任保護和照顧人民,而不是向無權無勢的人民開槍。

但看來澳門的何厚華政府在亞爺身上是下了苦功學習內地的一套了。恭喜! 恭喜!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